李帅,男,1993年7月出生,助人为乐类好人,凤阳县东华路小学教师、中都街道月华社区居民。8月31日,李帅成功捐献18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远方一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延续了“生命火种”。从事教师工作以来,他以校为家,关爱学生,多次帮助留守儿童走出困境,深受学生的喜爱。 “你要不要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志愿者行列?”李帅是名无偿献血志愿者,2020年5月一次无偿献血时,护士不经意的一问,让他产生了好奇。经过咨询,他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7月,他接到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得知一名血液病患者的造血干细胞与他初筛配型成功,问他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我愿意。”他不假思索地说道。当时,他觉得自己能救人性命,心情很激动,可是,他却忽略了一点,还未咨询家人的意见。 回家后,他向家人说了这个事情。家人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了解不多,果然显得有些担忧:万一出了什么问题,可怎么办?“我是名教师,要有奉献精神。”想到患者身处病痛中,他劝妻子说。妻子同意,而且不仅十分理解支持他,还从专业的角度帮父母普及相关知识,最终争取到了父母的支持。“此次捐献成功,是我们一家人爱的汇聚。”他说。 8月26日,李帅前往安徽省立医院,做造血干细胞准备工作。在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前几天需要打动员剂,以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释放到外周血中。这个过程中,身体会有些疼痛反应,注射完五针动员剂后才可以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 8月31日,正式开始造血干细胞采集。采集过程中,他只能双手放直,躺着不能挪动,要承受手臂和肩膀从麻木到冰冷酸楚的过程。“我不知道受捐者的姓名,但对于我和患者来说,都是一种缘分。想到能给他人带去生的希望,这点小痛苦不算什么!”这个信念让李帅坚持到了最后。 经过漫长的4个小时,医院从他身上终于成功采集了18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并即刻启程,送往远方,将为一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也意味着“生命火种”得到了新的延续。由于造干捐献遵循“双盲”原则,李帅并不知道受捐者的真实身份,他说,衷心祝愿远方的这位朋友能够早日战胜病魔,迎来“新生”。 李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凤阳县第6例、滁州市第33例、安徽省第541例造血干细胞无偿捐献者。李帅说,希望社会各界对这项工作继续给予关注和支持,他将继续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到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中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无私关爱,助力成长。李帅在2015年9月踏上了“三尺讲台”,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多年来,他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事业看得神圣无比。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李帅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养成了一颗细微的心,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存在的异样,并能及时纠正、教育、培养,使之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行。在李老师所在的班级里,始终洋溢着一股暖流,似一团和风细雨,感染着整个班级,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 2020年,李帅教一年级,班级里有很多留守儿童,他们并不能很快适应小学的节奏,甚至有的孩子还停留在幼儿园状态。小薄就是其中的一个,父母在外地,由识字不多的奶奶带着生活,放学回家没人可以辅导作业,学习成绩一度较差。李帅就在放学后,把小薄留下来辅导,一段时间后,孩子成绩就上来了。班里像薄同学这样的留守儿童还有七八个,李帅就在课后,把他们叫到办公室,一同义务辅导。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孩子们都有了很大进步。 看到学生的进步,李帅也很开心,并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工作,坚决不放弃每一位成绩落后的学生,不辱教书育人的使命。(许春艳) |
推掉手头活 只为献大爱全国唯一!珠海这个工厂火了近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国家药监局发布通告,针对部分商家在食品中非法添加西地那非(俗称伟哥)成分并虚假宣传壮阳补肾功效的行为开展专项整治据了解,这些违规产品多打着保健食品旗号,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售,严重危害消费者健康权益两部门要求各地加大执法力度,重点查处非法添加、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5月份全国彩票销售数据出炉 同比增长近两成据财政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5月我国彩票市场实现销售金额同比增长19.8%,呈现稳步上升态势这一数据反映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彩票消费市场正逐步回暖从销售结构来看,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均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其中,福利彩票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5.6%,体育彩票销售增幅达到23.4%,显示出体育赛事恢复对相关彩票销售的带动作用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恰逢五一小长假,节假日效应也为彩票销售增长提供了助力各地彩票销售网点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通过创新销售方式、优化服务体验等措施,有效促进了市场回暖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随着经济持续复苏和消费信心逐步恢复,预计下半年彩票市场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财政部将继续加强彩票市场监管,确保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从局部突围到系统升级